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人物

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彭家明

发布时间:2021-11-02 作者:佚名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在谷城县畜禽养殖场,人们经常可看到一位不辞劳苦的农技推广人员——彭家明,他总是“像一台不停的机器”,在全县养殖场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每次进村入户,他就走进养殖场(户)与农民朋友促膝交谈,宣传指导畜禽养殖技术,传递养殖信息;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和养殖户在生产上一旦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总是想到他,并打电话与他联系,只要接到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服务,从不叫声苦和累,他还被被全县畜牧人员称为“活电脑”“百活干”。从2019年至今32年来,他一直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从未间断。2014年,彭家明在全县开展本地鸡杂交改良,实施良种良法,科学喂养,成效显著,彭家明推广的生态土鸡“553”养殖模式,作为全县贫困农户脱贫致富项目之一,使全县生态土鸡养殖存量达到千万只以上,被全省列为生态土鸡养殖大县。 彭家明同志也被全县农技推广系统人称为“鸡头”。

  1989年3月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至今32年,从未间断,一直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彭家明率先提出的在全县开展本地鸡杂交改良,实施良种良法,科学喂养,成效显著,彭家明推行生态土鸡“553”养殖模式,作为全县贫困农户脱贫致富项目之一,使全县生态土鸡养殖存量达到千万只以上,被全省列为生态土鸡养殖大县。 彭家明同志被全县农技推广系统人称为“鸡头”。

  2019年彭家明负责承担全县肉牛冻配品种改良技术推广项目,他深入全县各个养牛场进行走访调查,组织牛品改员走进圈舍、走入养殖户家中,为养殖户肉牛改良开展现场人工授精服务;帮助养殖户解决困难,引导养殖户积极发展肉牛养殖业,形成良好的肉牛产业发展态势。养殖户们因为应用了牛品种改良技术,能繁母牛所产牛犊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育肥牛肉质鲜嫩,经对比试验,每头品改牛比当地自然交配的牛多增收5000元以上,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由于牛品改技术效果显著,彭家明又获得了一个“牛爹”称号。

  彭家明同志,作为一名淳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过硬的技术推广、指导全县的畜禽养殖,是一位把自己的论文书写在田野大地上,甘当全县的“鸡头”、“牛爹”的老党员。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zt/xjhd/202110/t20211011_25996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