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保供”、抓好粮食生产
保障青稞等重要农产品安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也是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政治责任。2021年,西藏继续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抓牢两个要害,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抓牢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往年任务抽检验收,加大今年任务开工建设。有效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作,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通过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播种面积稳定增加,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抓牢农业发展的“芯片”。安排麦类良种繁殖田16万亩。加大农作物良种推广力度,青稞良种覆盖率达90.8%,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积极打造特色畜禽品种,查吾拉牦牛、岗巴绵羊、霍尔巴绵羊等8个遗传资源品种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启动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积极推动牲畜改良,预计改良牲畜31.3万头(只)。通过迈实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第一步,巩固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基础。
聚焦“衔接”、抓好顶层设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为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无缝对接、有机衔接,西藏以抓好顶层设计为基础和支撑,健全一个工作体系、完善一套政策制度,实现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开局良好、有序推进,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健全一个工作体系。调整充实了以自治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区党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设了10个专项工作组,地市、县(区)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小组,切实压实了抓乡村振兴的各级责任,初步形成了组织有力、职责清晰、分工负责、协同高效的乡村振兴工作运行机制和责任体系。
聚焦“提效”、抓好产业发展
促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基础更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的必然选择,也是乡村实现振兴的根本之策。加强规划抓引导。组织编制《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西藏自治区“十四五”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农畜产品加工业提升规划》《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边境地区农牧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编制地市、县(区)农牧业特色产业为主的“乡村振兴规划”,形成了自治区、地市、县(区)三级规划支撑体系,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振兴奠定了基础。突出特色抓产业。加强高原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有力完成青稞、蔬菜产业基地年度建设任务,有序推进牦牛、奶牛、藏羊、藏鸡、藏猪、茶、葡萄产业基地建设。
作者: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厅长 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