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化农田
有条件地区可选取灌排体系完备、基础条件较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布置土壤质量、土壤水分、气象、作物生理生长及病虫害等的农田信息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数字化高标准农田,
实现农机作业、种植管理、灌排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农产品溯源等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灌排工程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字化灌排系统运用智慧物联网技术将田间信息感知、决策、控制、显示、存储互联为一体,实现田间信息感知、灌排沟渠与泵站自动控制的智能化闭环管理,满足高标
准农田精准水分管理需求。数字化农田灌排决策应结合作物需耗水、高效灌排技术及降雨预报等进行综合考虑,田间感知信息包括田间土壤墒情、水深、作物生长及气象等指标,灌排终端装备宜采用自动排、放水口,以及一体化自动闸门等。
二、田间监测工程
根据国家和省监测点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布设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点。监测点应设置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有代表性的田块上,具体监测内容等按《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1119执行。
三、其他工程
项目区按照建设规模和生产情况,科学配置仓库(机库),晒场宜与仓库设置在同一地点,宜布置在连片种植区域附近,并办理设施用地手续,其结构型式及排水设施应满足生产需求。仓库的钢架及屋顶强度设计执行
相关规范。(耕地质量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