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从“襄阳大米”品牌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为确保“襄阳大米”的品质与声誉,我市对质量标准、生产标准、市场行为标准等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并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据悉,自2022年“襄阳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面世以来,目前已有23家企业获得授权使用“襄阳大米”标志,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评价,但在品牌管理和推广过程中,存在诸如授权企业参与度不足、质量管控不严等问题,极少数企业使用劣质大米损害了“襄阳大米”的品牌形象。
为此,我市制定了系列考核标准,包括符合“襄阳大米”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及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产品质量定期检测和自检制度的落实情况、质量问题投诉处理和追溯体系的有效性,并建立和完善产品来源可追溯系统,确保授权使用“襄阳大米”标志的所有企业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技术规范。同时,设立严格的退出机制,对于连续表现不佳或损害品牌形象的企业,将及时吊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