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农民生活

增产能保供给挖潜力,共促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中国(邯郸)养猪行业发展峰会在邯郸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07-21 作者:佚名 来源:邯郸市农业农村局

  为切实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强化非洲猪瘟等疾病的常态化防控,以生猪产业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7月7日-9日在我市成功举办了“2021中国(邯郸)养猪行业发展峰会”。该次会议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邯郸市农业农村局、河北省畜牧总站、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创新团队主办,石家庄乐农广告策划有限公司、豆粒传媒及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联合承办,邯郸市畜牧兽医学会、邯郸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邯郸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邯郸市饲料工业办公室、石家庄市畜牧兽医学会及河北工程大学协办。

  

  论坛会场

  

  来自全省的规模化猪场负责人、技术场长,饲料、兽药、生物制品、养殖设备、消毒设备等企业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有关学者、成员,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成员共计900余人参加此次峰会。

  

  大会开幕式现场

  

  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赵彦岭,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畜牧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白长俊,河北省兽药监察所所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苗玉涛,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安金奇,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韩庆安,河北省畜牧总站副站长李广东,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洪达,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会长左玉柱等出席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副主任郑增忍、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等12位专家来应邀作报告。

  

  图片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白长俊

  

  白长俊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邯郸市积极吸引大型的生猪养殖企业在此布局建设,先后引进了馆陶县牧原百万头生猪项目,大名县唐人神集团30万头商品苗猪项目,肥乡区双胞胎集团80万头生猪产业链田园综合体等一大批超亿元的项目。全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679个,其中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47个,截止到去年底,肉类总产量47万吨,禽蛋产量91万吨,奶产量17.5万吨,生猪存栏202万头,出栏372万头,能繁母猪存栏20万头。邯郸市紧紧围绕生猪优势产业,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生猪产业上档升级。

  

  图片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赵彦岭

  

  会上,赵彦岭讲话指出,2020年河北省生猪存栏达到1748.8万头,同比增长23.3%,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0%,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的任务目标。且全省生猪生产呈现“一升、一稳、两增、多出、强引”的特点。他强调,当前为了确保完成全省生猪存栏1950万头的任务,省农业农村厅采取了项目建设、亲商招商、技术服务、营销培训、登门对接、龙头培育、品牌建设及基层调督查行动,“八大”措施积极主动推进全省生猪产业集群在“十四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提升高端精品产品,促进生猪产业效益明显增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

  

  陈焕春作了题为《我国当前猪病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的精彩报告,他从当前临床主要疫病的流行现状、疫病的实验室检测、疫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控难点及猪场健康生产体系的建设与保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指出,非洲猪瘟的爆发改变了我国的传统养猪模式,生物安全概念深入人心。猪场生物安全是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与蔓延,维护猪群健康,保障猪场的正常、安全生产而采取的一系列综合防范措施。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主要围绕传染病的三大要素展开,即: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养殖场应该建立“动物疫病预警预报系统”的机制,包括:非洲猪瘟预警预报系统、繁殖障碍性疾病预警预报系统、腹泻类疾病及呼吸道类疾病预警预报系统。他强调,从养猪场、屠宰场、卖肉市场,全链条严格控制非洲猪瘟病毒的存在与发病,确保我国养猪业正常生产,猪肉正常供应,非洲猪瘟得到有效控制和消灭。同时,他提出我国猪病防控“十六字方针”:诊断清楚、治疗明白、免疫有数、净化根除。

  

  郑增忍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副主任

  

  郑增忍在题为《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养殖场如何从生物安全原理、体系设计及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等方面进行生物安全防控。他指出,物安全管理体系是遵循风险管理基本原则,通过制定生物安全计划、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并持续维持和监督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总称。他认为,生物安全隔离区是在封闭的体系内部,建设种畜禽场、商品畜禽场、屠宰场、饲料厂等,生物安全要求和措施一致,同时,各类场所间的动物移动以及饲料等物品交换封闭运行。

  

  图片王祖力 农业农村部生猪预警分析首席专家

  

  王祖力作了题为《2021上半年生猪价格分析与未来市场展望》的报告,主要阐述了“猪周期”的性质及影响、当前猪价下跌及其原因、当前市场供需格局及对后市的预判等方面的内容。他指出,生猪产能恢复超预期,生猪存栏恢复到常年水平97.6%;市场高估春节疫情影响,行业集中压栏使得生猪出栏活重明显偏高;消费相对疲软,3~6月是猪肉消费需求的淡季,对猪价支撑能力弱;冻肉对市场带来一定冲击,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进口冻肉积压严重,这些因素造成了上半年猪价超预期下跌。他认为,当前市场出现短期扭曲,后期会向常态回归。产能还未恢复到常态,考虑需求偏弱,当前产能基本够用;集中压栏导致猪肉供应短期内异常增长,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应过剩;随着猪价下行,出栏活重会趋于下降,市场扭曲将被修复。对于后市,他表示,受多因素叠加影响,短期猪价仍将震荡;季节性反弹仍将出现,尤其三季度,但反弹高度有限;周期高峰已过,后市猪价总体将处在趋势性下跌通道;2021年生猪养殖仍有盈利,但盈利水平同比将明显下降。

  

  安徽省生猪标准化生产与信息管理研究室主任闻爱友

  

  闻爱友在题为《批次生产中高繁殖潜力后背母猪的培育》的报告中指出,批次化生产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减少后备母猪不发情的比率,减少母猪夏季不孕的比率,猪场生物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减少繁殖母猪非生产天数,提高猪群日龄和体重的一致性和整齐度,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员工福利。他表示,后备母猪是猪场母猪高效繁殖的基础,是批次化生产稳定可持续进行的保障。从后备母猪选择、饲养及初情期管理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培育高繁殖潜力的后背母猪。

  

  西南大学教授、科信药业董事长张洪培

  

  张洪培在题为《天然植物原料中医化产业创新思路》的报告中指出,全球范围内饲料禁抗、养殖限抗已成为行业主流,食品安全早已进入法制轨道,后抗生素时代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创新,中国动保行业、饲料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历史使命性挑战,中兽医药将为中国无公害绿色养殖业、食品安全、人类健康挑起大梁。我国养殖业要充分应用中兽医药等无抗养殖优势,保护易感动物,提高动物自身防御能力,结合可靠落地的生物安全措施,走出当前困境。

  

   付学平 河北方田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付学平作了题为《猪业发展的痛点与出路》的报告,与与会代表深入交流了当前猪业发展的现状、痛点、难点及危险点及未来出路的问题,并分享了河北方田3+3+3的核心防控理念:严格分区、隔离管控和重重洗消病毒不入场;尽可能减少进场和接触场内的机会;严阵以待做好场内的生物安全措施;精准科学施策强调防控效果;重视猪群的健康管理提高猪感染阈值;强化队伍素质建设,人是战胜防非的关键;执行力和科学评估是防非的基础。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左玉柱

  

  左玉柱作了题为《实验室检测技术在猪病防控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的报告,详细阐述了实验室检测技术应用的流程:要与专业人员或实验室联系,确定检测内容、样品分布及数量;样品采集;送检(附带详细的背景信息);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结合样品背景信息,猪场具体情况);猪场应对措施的采取;根据取得的效果再次与专业人员和实验室联系检测事宜。同时,要注意实验数据的连续性,数据分析与建议,检测与临床的有机结合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等事项。

  

  杭州佑本动物疫苗有限公司技术服务总监赵福相

  

  赵福相作了《针对保育猪PRRS高发病率如何进行精准防控》的精彩报告,就PRRS的规律特征、防治挑战及精准防控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进行精准防控。他指出,保育期是PRRS的孵化器,是PRRS的摇篮,断奶时即使是低含量的PRRS抗原,也可能导致保育期群严重的发病;种猪带毒循环是PRRS地方性发病的主因,防控一定先从种猪——仔猪;PRRS疫苗活+灭免疫可能是目前防控PRRS最佳的手段;灭活苗必须两次免疫,一次不足产生良好效果;支原体、圆环、蓝耳协同免疫效果更完美。

  

  百奥明中国猪板块销售总监王金勇

  

  王金勇作了题为《饮水杀毒有效性、安全性与高量消毒剂探讨》的报告,他跟与会代表分享了防非的实践,介绍了饮水杀毒的有效性并详细讲解了饮水杀毒的安全性与高量消毒剂饮水等方面的内容。

  

  张海英 美国海罗索斯净水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张海英作了题为《美国专利技术海罗净®——全新切断细菌病毒饮水线传播》的报告,她指出,水是生命之源,水质卫生状况对畜禽健康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的规模化的养殖场在卫生管理方面比较好,但对畜禽饮水水质却易忽略。她提出,理想净水消毒方案应该为:自动化控制,免维护或维护简便,不使用受管控的危化品药剂,无环境及人身安全风险,水质绝对安全;对畜禽无害无刺激,设备运行安全,从原水到水线全方位无死角,杀菌效率高,避免因管理缺失带来的防控失效问题;综合工艺有效性、水质安全性、运维便捷性,为养殖场带来经济回报。

  

  河北省动物免疫增强剂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免疫学分会会长刘学彬

  

  刘学彬在题为《免疫力增强技术在猪病防控中应用及研究进展》中的报告中指出,目前猪免疫力低下已是一种常态,猪病防控就是打赢两场战争,一个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阻击战,另一个为免疫力增强的保卫战。他认为,干扰和影响断奶猪群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为: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和感染疾病。要想达到理想的生长速度必须提高猪只的抗病力,对猪只的亚健康状态进行调理。经研究发现:猪要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必须补充一定量的免疫活性肽。免疫活性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能够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合成免疫球蛋白,提高猪的抗病力,调节猪的亚健康状态。

  

  大好河山兽医总监、博士甘永华

  

  甘永华在题为《浅谈非洲猪瘟场之复养》的报告中,分别从清空栏舍处理、办公区后勤生活区消毒、饲料药品疫苗处理及复养前栏舍设备消毒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复养的流程,并结合自身实践深入分享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的情况。

  

  会议期间,12位专家分别从生猪生产形势、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主题报告,内容严谨范围广泛为我市生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必将增强我市养猪户的信心,激发养殖户的养殖热情,提高生猪养殖厂的收益,加快我市生猪生产提档升级,促进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前完成今年生猪存栏任务,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给。

  



原文链接:http://nyncj.hd.gov.cn/cont_html/news/handan/202107155567.html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