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惠农项目
中央财办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5月,孝感市大悟县被省委组织部确...
12月23日,由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共农业农村部党校)举办的乡村振兴高层论坛·2023科研成果报告会在北京召开。相关人员分别就“国家农作物制种基地高质量发展”“实质性派生品种争议解决”“推进...
近日,洪湖市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专项部署会,该市副市长陈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涛强调,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干部要坚定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要深入...
日前,我省发布1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名单,松滋市财政局榜上有名。 松滋市作为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市财政局以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主要目标,高位谋划抓机制、高点对标...
农村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为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强化宪法意识,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12月7日,洪湖市政协组织机关干部前往沙口镇开展“宪法进农村”宣传活动。 在沙口镇...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2024年1月1日出版的第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以美丽中国建...
在过去,农村的厕所一般被称为“茅厕”,一个粪坑、两块长板、三尺见方就成了方便之处。如厕时,夏天要忍受蚊虫叮咬,冬天又饱受严寒冷风,城里的人才想要回乡发展,外地的游客想到乡村旅游,但“蹲茅厕”的阴影横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内涵极丰极深。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首要的要求就是“宜居”,就要满足农民群众对生活...
当科技创新遇上传统农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湖北石首是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该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引导科技、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集聚;优...